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8篇

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8篇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  艺术设计的特征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设计的种类、材料、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除了能满足最初的功能性需求,设计产品也开始有了更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8篇,供大家参考。

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8篇

篇一: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

  艺术设计的特征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设计的种类、材料、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除了能满足最初的功能性需求,设计产品也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设计追求。长久以来,对艺术设计的定义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来自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定义赋予了艺术设计多元性的特质,同时又使艺术实际学科具有实践性、体验性和实验性的特征。使原本的实用性、科技性、艺术性、经济性、文化性、时代性等特征更加充分,完整。关键词:科技性;艺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实践性一、艺术设计的科技性:设计与科技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无论在设计的初始期,还是在当今设计的高速发展期,在纷繁复杂的设计产品中,始终包含着科技的成分。尤其在现代设计史上,新的科技因素融人到设计活动中,可以带来整个设计行业的革命。试想没有电梯的发明,怎么能有各式摩天大楼的相关设计?没有电子科技的进步,数字化设计又何从发展?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这场始于18世纪60-80年代的工业革命,宣告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时代开始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而设计活动在此背景下,紧跟着科技发展的前进步伐,凸显了其重要的时代性。

  (一)科技进步——设计的基础保障:从古至今,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会为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人类设计活动提供了物质材料、规律原理、方法技巧等多方面的帮助。(二)科技人才——设计的重要部分:这里提及的科技人才,主要是指具有科技应用能力或相关思维模式的设计人才。设计师不仅要有独特的设计视角,也应该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同时对科技发展现状保持敏锐的感知能力。很多具有科技应用能力的设计师是为了缔造人类设计历史而存在的,一次完美的设计抵得上一次卓越的发明。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很多曾为极少数人服务的高端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三)科技创新——设计的动力源泉: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会为各领域相关的设计活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而设计活动的生命力就体现在科技创新所提供的巨大能量场中。设计师在设计活动中不断尝试,促进了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设计师不断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为设计活动提供了灵活的设计方法。而创新性,也为设计发展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标准。设计要长足发展,必须要不断创新,不断吸取新鲜血液。二、艺术设计的艺术性:众所周知,设计不同于纯艺术。前者的社会实用性很强,后者则更注重非功利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设计活动中包含着艺术性的特点。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具有同源性,在人类早期的设计活动中,往往是技、艺结合的。《庄子·天地篇》中记载:“能有所艺者,技也。”技艺一词中包括工匠的技能和艺术活动的技巧两层含义,而技、艺又是相通的。回顾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是设计与艺术有着漫长的交融期,艺术与设计的产生都与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人们为设计或艺术做定义时,可以发现两者有着相似的发生期,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带动了设计与艺术的共同进步。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并经过界定划分之后,艺术与设计各自有了相对明确的概念和范畴,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始终没有完全断开过。具体而言,设计与艺术一样受到审美规律、审

  美创造、审美接受等方面的影响,很多作品中也或多或少体现了设计者艺术化表达的倾向。在漫长的设计历史中,很多设计师也是其所处时代的艺术家。他们在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领域中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设计的历史中,艺术的身影始终没有远离过。

  (一)创造的主体——艺术家与设计师

  1、双重身份2、双重责任(二)艺术的眼光——设计与艺术表达

  1、艺术与设计的品质2、艺术审美规律的遵从(三)艺术的掌控——设计与艺术思维:设计产品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对艺术思

  维的利用上,设计者善于运用艺术思维进行设计规划,并始终把艺术表现作为重要的观照层面。对艺术思维的借鉴,用艺术思维方式进行设计,这也是设计活动中的重要方面。艺术思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维形式,它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形式。无论是艺术的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设计者都能巧妙地运用到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作品的艺术性,从设计师构思之初,就被深深地烙上了艺术的印记。即便是在提倡“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设计时代,也依然能看到很多设计师为了追求艺术审美性从思维模式上所做出的种种努

  力。

  1、设计与艺术形象思维2、设计与艺术抽象思维3、设计与灵感三、艺术设计的经济性:设计与经济紧密联系,不仅表现在经济影响设计,同时也表现在设计影响经济。经济发展可以保证设计活动的顺利进行,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这些都是设计活动的重要保证因素。设计活动无法脱离经济因素而存在,经济发展可以促进设计材料的充足、设计内容的丰富、设计手法的多样。另一方面,相关的设计活动也可以促进一个企业(早期的制作作坊)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进步。因此,设计与经济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一)经济利益与设计目的

  1、经济与设计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领域逐渐扩大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合理的设计活动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从一定角度上讲,经济发展状况也制约着设计活动的进行。规范的市场、有序的竞争可以促进设计活动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限制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2、设计与经济的效益:设计活动是人类的造物活动,它能创造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产品的设计是企业经济效益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可以给产品销售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在古代设计中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不明显,设计活动所能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显现得不是特别充分。但即便如此,人们也可以发现,任何一项精心的设计都能带来不小的经济收益。如何做到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最少的材料投入,减少人力、物力,却能获得更多经济回报,这是商品经营者需要考虑的,同时也是设计者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二)商品属性与设计发展:从器物到设计,当我们将设计产品当作商品在市场中进行买卖流通时,其经济性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在手工业时期设计产品可以给设计者带来经济利益,前提是设计的产品能被受众认可并购买。在工业社

  会,设计能为企业、社会、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很多时候,在产品的设计上付出一定的资金投入,可以对整个产品价值的提升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1、消费性: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于设计产品的“经济性”的考虑都是设计师必须面对的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经济性”首先表现在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上。设计产品不同于纯粹的艺术品,它应该满足人们在某些方面的实际需求。任何经过精心设计的产品,都应有其实用性,满足人们的具体实用要求。例如建筑设计作品首先要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能遮风挡雨、躲避猛兽。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还是简陋的农舍,其本质的实用性、功能性都是一致的。消费者在接受设计作品时对其进行优劣评判,首先是考虑到产品是否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正如列宁对玻璃杯实用功能的阐释那样,当我们将玻璃杯当作“饮用工具”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知道它的形状是否是圆桶形,它是不是真正用玻璃制成的,……重要的是底上不要存裂缝,在使用这个杯子时不要伤了嘴唇,等等”。产品的使用者首先关心的是杯子作为“饮用工具”时的实用性、功能性。2、品牌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往往是先从对商品的认识开始的,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是确定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地位的有效途径,很多时候,品牌已成为人们选择商品的重要依据。事实上,品牌是企业或品牌主体(包括城市、个人等)的一种铭牌,它的存在使企业产品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因为人们对品牌的偏好大部分是从视觉中获得的,所以树立良好的品牌视觉形象是十分必要的,在品牌的作用下,经营者(主体)和消费者(受众)彼此的心灵被刻上烙印。当然,烙印或深或浅,或美好或缺憾,如何把握就在于该品牌的影响力、竞争力的强弱。3、时代性:设计活动的商品属性还体现在设计产品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相连,设计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设计产品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优秀的设计产品离不开设计者对时代发展的敏锐感知力,因此从一开始设计的时代性就被根植在设计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中。四、艺术设计的文化性(一)设计与文化:文化因素的融入使设计可以更深刻表达出设计作品的深层含义,同时也展现出设计作品多层次的精神内涵。另外,设计作品需要面对受众的品评,在一定意义上设计作品体现了设计者的审美倾向。受众在接受作品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设的审美见解。因此,设计作品也具有审美文化传播的责任导向作用。1、文化符号:设计的深刻表达:设计者对设计产品的定位,往往会体现出其将自身所积累的丰富文化经验在器物设计过程中进行的对应与诠释。

  (1)造型文化:任何设计产品的造型,都包含着设计者、制作者具体而明确的产品定位。在早期手工业时期,产品的设计造型中便融入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设计产品的造型已经成为一个时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象征,从设计作品的造型符号中,文化的信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2)装饰文化: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装饰在设计活动中有着要的地位。人们逐渐开始对日常生活用品或生存环境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并试图使装饰对象更具艺术感染性。因此,装饰成为一种反映文化的设计符

  号与重要载体。经过装饰,设计作品审美效果更加突出,艺术价值也提高了。古典装饰中,很多纹饰都体现了不同历史文化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文化倾向。如我国新石器时期的很多彩陶装饰纹样由具体的动物、植物

  形象衍生出抽象的几何符号纹饰,这是人类把对自然的再现与模仿转化成抽象化、符号化的表达。几经千年的演变,时至今日,再来审视这些彩陶器具上的纹饰,依然可以体会出其背后所蕴含的那些深刻丰富又不失神秘的文化内涵。

  (3)色彩文化:色彩,也是设计文化性的一种展示。就物理学而言,色彩本身不带有快感性。然而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天然的色彩环境中认识、使用色彩,并开始研究、调和、开发色彩,色彩逐渐被赋予审美、心理、文化等各种意义。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不同的色彩,成为诠释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在设计作品的色彩背后,充满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地域、民族、宗教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设计过程中人们对色彩

  的运用。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设计者对色彩的认识有所差异。在很多设计领域中,色彩的渲染成为设计语言的一部分,服饰、建筑、产品等设计领域均离不开设计者对色彩的感受与展示。色彩已经成为人类特有的

  社会文化现象,丰富着设计活动,也使设计对象更加完善。2、文化内涵:设计的精神内核

  (1)文化信息的传递:设计作品中往往会将一些文化信息传递出来,种种风土人情、生产力关系、经济状况通过设计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

  (2)文化要素的重组:在设计活动中,文化信息在被传递的同时也在被重组。不同设计领域可以尝试使各种文化要素彼此调和、相互吸收、融

  会贯通。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很多设计师尝试在设计活动中将文化要素进行重组,以使设计产品能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在文化要素重组的过程中,既能传承民族精髓,又能实现融合世界的丰富多样的设计理念。文化要素的重组,有利于设计产品适应全球化市场在单一的设计领域中,僵化和惰性影响着设计活动自身的发展,融合、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同一领域,甚至是借鉴相关不同领域的文化要素,可以给原来的设计领域带来新鲜的血液,为设计活动的利进行另辟蹊径。3、文化引导:设计的责任导向:人们对审美和艺术有着不同程度的追求,设计作品不仅能体现出设计者对社会文化的理解感悟,也能对接受者产生文化引导的作用。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对设计作品精神层面的消费也逐渐显现出来。

  (1)精神的消费:设计作品在对消费者文化引导的层面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不断进步,设计与文化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设计作品不仅在生产、生活等物质层面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即实现设计

  作品的功能性),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们实现自我确达的精神消

  费品。

  (2)社会的体察: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生理、安全是较低层次的需

  求,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早期社会,对设计产品的需求多集中在这

  个层面社交、尊重是较高层次的需求,最终获得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层次的需求越来越明显。针对

  不同设计产品,人们的需求会有所不同,设计产品往往需要面对形形色

  色的接受者,而文化性是设计作品贴近受众内心需求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不同于自然的人性存在,文化使人在自然存在的基础上变为一个社会性存在,一个类的存在”。作为类的存在,人总是存在于一种文化环境中,并努力营造文化氛围、传承文化精髓。设计产品对文化的体察,同时也是对社会的体察。所以,设计产品应该时刻关注着社会的需求,包括低层次与高层次的各种需求。(二)案例分析1、流水别墅: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它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F·L·赖特设计。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用现代的造型手法,很好的营造的古典静谧的意境。是贝聿铭对于苏州古典园林现代版的诠释。3、北京奥运会会徽:会徽为一个小巧篆书“京”字图案,形似一个奔跑冲刺的运动员,又如一个载舞之人欢迎奥运会的召开;既代表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同时又极富中国东方的神韵。4、上海世博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人合臂相拥,可抽象为“你、我、他”的广义人类,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5、BattyBlue洗手盆:除去水龙头的BettyBlue,确确实实是一张简单的桌子,但安上水龙头之后,它既是洗涤盆,也是一张桌子。我们不会看到传统的洗面盆及去水口,但若细心留意,以釉钢完成的平面便是洗涤处,用过的水会从桌子的四边流走。更特别之处,我们是不会看到隔器,因其去水渠已经巧妙地藏在支撑脚内,令整个设计更加完美。6、木猴:这款木头小猴可以说是将木製玩具发挥到极致的设计品,可以摆出各种不同可爱的姿势,可站可坐、还可倒掛在树上、吊单槓等,随你的想像来摆设。采用柚木与林巴欖仁(Limba),在丹麦由技术高超的木匠手工製作,可爱的造型加上灵活的肢体变化,在丹麦人心中是知名度最高的「宠物」之一,无论我们拿来当摆饰或是纯粹把玩,都可以感受到它的魔力。五、艺术设计的实践性艺术设计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理论与实践是同时存在的。我们把学术界的看法称为理论或者原理,这些理论是具有实践性的。例如,大一新生就经常会问什么是艺术设计,对他们而言“艺术设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教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会阐述很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设计的概念,这些概念让学生更加迷惑。学生们就会自己找寻方法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获得新知识,这种以解决某个问题为目的的学习也就是实践性学习。艺术设计课程具有的实践性首先体现在实践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从第一门课程的开设到最后毕业论文的完成,学生们都在不断地实践着。

  

  

篇二: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

  新形势下艺术设计的表现特征

  1、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在以往的图形设计视野里,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视觉展开,设计的视觉审美和传播功能成为人们的最高追求。现代艺术设计突破了传统图形的范围,拓展了视觉领域,创造出一种具有特色和更多内涵的设计文化,突出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设计文化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的外在形式依赖干造型艺术,主要表现为艺术化形态。另一方面,它又是营销、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产品和环境等预期方案实现的墓础。服装设计离不开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解,产品设计也不能没有美学内涵,现代艺术设计需要多学科和社会多层面的通力配合,我们的设计不能局限于专业壁垒,而应构成一种完善的服务于社会的递升平台。设计从属于艺术,设计又包含着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它既是文化结构中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结构中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在一个民族文化的构成中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属性,它们都表现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文化形态。2、艺术设计的表现特征2.1设计方式的多样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从而使得艺术设计的表现方式逐渐走向多样化。现代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其表现形式上除了具有审美性功能外,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更符合社会大众的需求。在艺术设计方式上,采取了以服务为主的精神,有效结合了物质与精神,并衍生设计出了许多艺术设计产品,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艺术设计还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种创新思维方式提高了产品的视觉效果,以及其功能性,满足了现代人们的需求。2.2设计素材的丰富性

  在新形势下,由于人们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其思想也越来越丰富,设计者可以灵活地运用现实生活中的设计素材,这不仅大大增多了艺术设计的素材,还使艺术设计思维更加广阔、开放。现代艺术设计通过总结传统设计经验,吸取了大量的传统工艺和传统元素,并从中提取了许多的设计元素,然后与现代性的创作思维相结合,同时根据人们的需求设计产品,以提高产品的价值。现代艺术设计在设计时更加注重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等,设计元素也更具整体协调性和表现力,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生活感知能力。

  2.3设计需求的多元化随着人们对于艺术设计的需求性体现得更加多元化。人们除了提高了对产品的审美要求,还提高了对艺术设计功能性的要求,现代艺术设计已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些既具设计美感,又实用的产品更受消费者的欢迎。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更加注重人们的精神文化,这是大众的需求所向,通过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互动,使人们深入思考艺术设计的含义。3、新形势下艺术设计发展趋势3.1设计应用范围不断丰富随着社会文明进行的不断发展,更多新型产品不断被发明、创作,即丰富了人们生活内容、也为人们塑造更加轻松的生活氛围。艺术设计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固有的,在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的过程中,人们喜欢赋予物体审美意识,可以是形态的表现、也可以通过是颜色的不同进行表达。随着更多新型产品被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之中,艺术设计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此外,制作材料的丰富与发展也扩大了艺术设计的应用范围。3.2艺术与科技的不断结合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到处充斥着科技的身影。因为科技的助推,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交流更加广阔。科技正在介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若离开科技我们似乎无法正常生活。艺术作为人文关怀以及对于社会反思的工具也融

  入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那就是:科技。传统的艺术表现以静态的视觉展示为主,由于科技的融入,新型动态的艺术视觉开始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这种新的呈现方式,让人们更加直观的感受艺术的渲染力,再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我们日渐感受到科技参与到艺术中给人们带来的新鲜感受。科技丰富着艺术创作的主题方式和表达深度。艺术媒介因为科技发展创新而越发多样性,科技使艺术更加直观、便捷、创新化。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丰富了艺术设计的创作形式,其中3D打印技术最具代表性,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3传统艺术设计发展陷入危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更多的艺术设计表现形式走进我们的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丰富了艺术设计的创作内容,面对新兴艺术设计的冲击,很多传统艺术设计发展陷入危机,尽管很多传统艺术设计被列入国家级或世界级文化遗产,但是依然面临人才断层、技艺失传的困境。艺术它是文化的载体,凝结了人类发展的智慧,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不断繁荣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加强传统艺术的保护。总之,艺术设计是人类将自己的审美意识强加在物体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审美意识表现涉及内容非常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之中,在促进艺术设计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挑战,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篇三: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

  矛盾的两面性天下万物生于有蜒埴以为器朴散而为器大制不割园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西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重视装饰艺术西方现代设计运动强调功能在20世纪上半叶设计家认为功能至上20世纪后期的后现代主义等同地看待装饰与功能罗伯特文丘里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阐述

  2设计的特征

  设计的根本意义在于人类的生活。设计的存在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规范和提升,进入良性的秩序化阶段,设计家在设计活动中将物化的器物,融于文化的发展之中。器物的存在和价值,往往就是人的存在和价值。

  2-1本质与目的

  设计的本质是人对物的认识中改变物的性质,通过造物的方法形成物品为人所用。设计本质的特征作用可分为功能性、精神性、象征性。1、功能性功能性是设计的主要意义,是设计的一种本质特征。设计的过程就是对物品的功能充分开发利用,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方便。设计的功能性体现为人的安全感、适用性、简洁性、合理性。⑴安全感功能召唤人们向往,所依赖的应该是稳定、适宜、合理的生理安全感。人与物的关系是由一种对立到相容的过程,既有物品的自然时间磨合,也有人对物的适应过程。⑵适用性适用性实际就是人性,对人的本质的关怀是设计家的社会文化品格。物品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这就是出现物品适用性的原因。一般来说,人的眼、耳、口、鼻、身对物品的适应性有一个选择,不同材料、形状、色彩、气味、重量的质感会使消费者有敏感的接受过程。比如鞋子的设计,是要鞋来适应脚,而不是脚适应鞋。质量是体现适用性的一个重要标志。⑶简洁性物品的简洁是指除了有充分的设计实用特点之外,还忌讳繁琐的设计装饰。⑷合理性功能的使用要体现其合理的特点,功能最忌混乱、夸大。一种物品的使用和效果,是设计师为消费者设计的使用程序,体现了良好的设计意识,这种设计程序的完整就是合理。如沙发可以坐还可以躺。合理的功能组合是十分必要的。如瑞士军刀。2、精神性精神性是指器具的使用,不仅仅对人们在功能上提供方便,还有精神上的愉悦感、舒适感和美感。⑴愉悦感愉悦感是使用物品的最初的感受,是设计师的创造带给消费者的精神满足。

  愉悦感可以成为最原始的购物动机。某一种商品带来的愉悦感可能是短暂的,但很多商品则可能带来众多回合的愉悦感。⑵舒适感这种由设计带来的愉悦感,会使人们对物品留下一定的印象,但是只有购买和使用了令人满意的物品之后,才会获得真正的舒适感。物品的适用性对消费者有一种精神上的影响,它可以唤起人们的许多联想,为人们带来舒适感。比如成年后买的一双布鞋就可以使人会想起小时母亲缝制的布鞋。分析物品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是因为设计思维的定位以及商品在市场上的诉求点,都是设计是对人的本质的关怀。“形而下曰器,形而上曰道。”舒适感会随着物品的使用而淡化,最终被忘掉。但舒适感是美感到来的一种铺垫。⑶美感只有极少数类型的设计物品会带来美感,那是因为有些美感:①源于体量的区别②是因为物品的特殊含义。③是受时代制约的,这是源于美感的不稳定性。④受接受者的水平限制,而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理解。⑤的表现特征有模糊性,使人无法有明确的感受。物品的美感与绘画艺术作品的美感是有区别的。绘画有时可以通过印刷品、复制品来欣赏;物品只能通过使用来唤起美感。物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塑造是重要的。如很多医疗器械的设计3、象征性象征性是设计物品的出现对提高社会化文明程度有积极的认同感。许多设计物品一经现实社会的认定,同样有一种象征性的意义。象征性可将物品的器具价值深入到历史深层的时空。如标志、国旗、国徽具有象征意义的设计物品常常是一种稳定的样式,独特的符号,固定的颜色。设计物品的象征性往往还在于导引着一个社会时尚的流行,还能成为一个阶层的标志。4、设计的目的设计文化的目的在于设计本质的规范化,成为生活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历史的积累。设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设计师创造出的文化成果,通过社会化的生产形成了从量化的流行到质化的改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最终成为了历史性的文明。对于设计师而言,设计的本质仍然是人的本质。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指派性成为了设计文化的制约。在转型期也有许多令人困惑的设计问题,如旧房拆迁。总之设计的发展必定会受到社会整体的制约。如近年许多居民楼的设计,忽略了风格和人性的存在,遭到人们的指责。如因为相似所以常常走错门。

  2-2物化与文化

  1、设计的物化物化即设计师造物的过程,通过对物性的材料、色彩、造型的分析,运用技术完成对物品的功能、结构、装饰的属性,利用包装、广告、展销,与消费者以市场为中介,进入消费

  者日常生活之中。现代设计文化对物化的分类是视觉传达的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的公共艺术;工业产品设计。⑴物化有具体的形象性。对砾石的物化过程形成石器是人类对物第一次正面认识。砾石的物化过程就形成了石器。⑵物化有合理的逻辑性。铁床匪达玛斯忒斯的故事说明了物化的过程式让物品来满足人的需要。⑶物化的复杂性物化的复杂性是对材料的重新合成,能够利用数种材料的不同性能进行配置,形成一种新的综合性材料。新型材料每出现一次,就会为设计提供一次全新的机会。①陶器是水、土、火和作为燃料的木材的复合。②人类大约在四千年前就认识了铜。铜表面常常呈现斑驳的绿锈,熔点低便于铸造,而且还有再生的特性。铜可以在此回炉利用,比陶器一次性使用有了极大的物化设计意义。③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颜色呈青灰色。《考工记》中记载了其材料的配制“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为什么说鼎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P62①食器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器具,食器有烹饪、饮、食器具之分。鼎最早出现在陶器中。青铜鼎是早期人们煮肉饮食的器皿,圆体三足或方体四足,上沿有双耳,用来抬移。②早期国家制度是以食器为基本单位计算的,食鼎就是权力的象征,在商代有天子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的说法。周礼鼎盛,鼎为祭祀礼器。③后来鼎的含义就更加丰富了,如用鼎借指权力中的“德”等。人类的文明进程是由无数次的文化演变而推进的,从制度、组织、团体、等级、国家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建设,而语言、文字、风俗、宗教、法律、技术等是生活意义的繁衍,涉及正式通过物品来丰富社会生活。因此,文化的含义是体现物化的器具中,反过来,物化的器具证实着文化的必然。2、设计的文化文化的生成是经过萌芽阶段的培养,逐渐形成系统结构,最终完善精神存在的立场,这是一个有序的连环递进。文化的延续,有自然衔接、自力更生、革故鼎新。《荀子》中记录了孔子论器具的故事。“虚则?,中则正,满则覆”。借器比喻人和事。意同《尚书》中“满招损,谦受益”。设计师对文化的继承有这样几种方式:原创性、延续性、复合性、反复性。⑴原创性原创性是文化的创造对时代发展有启动的作用。原创性是独一无二的,通常是一种集大成者。毕昇活字印刷、仓颉造字、蔡伦造纸、沈括《梦溪笔谈》描述活字印刷时,说到“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⑵延续性延续性指对过去设计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

  中国书画史上的徐渭、八大、石涛和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石谷、王原祁)书法字体风格的演变、家电的更新换代⑶复合性复合性设计形态的出现是设计家对历史文化的融合,有着古今融合、中西融合、新旧融合等现象。贝聿铭的卢浮宫改建——现代设计与古典文明的结合美国赖特的有机建筑——东西方文化的结合P66⑷反复性反复性:由于某种原因,而使原来设计方案搁置,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反复性设计文化产生的原因:①社会原因: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从1505年到1612年拆拆改改。②设计师个人的原因,即设计师的“才学德识”。

  2-3装饰与功能

  装饰是人类的本质体现的一种方式,是潜意识中的需要,装饰为设计活动带来了积极而丰富的特征。表面上装饰是通过图案、纹样、色彩来形成标志性的特征,实际上装饰是一种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1、装饰的作用⑴中国——方位与色彩的关系:《考工记》中有“画缋之事”P69《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明了文-质、装饰-功能、形式美-内容美。“文”指外表的文采,“质”指内在的实质,“彬彬”是配合很协调的意思。整个成语原指文采和实质配合很协调,后来主要形容人的举止文雅、态度端庄朴实。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内在的实质胜过了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俗;而文采胜过实质的话,就会因为文辞过于繁杂而显得虚华。只有端庄的外表礼仪和崇高的内心修养配合协调,才能达到表里一致,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老子的设计思想:以“道”来规范说明存在的事物P70。老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有积极广泛的影响。“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矛盾的两面性“天下万物生于有”“蜒埴以为器”“朴散而为器”“大制不割”《园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⑵西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重视装饰艺术西方现代设计运动强调功能,在20世纪上半叶,设计家认为“功能至上”20世纪后期的后现代主义等同地看待装饰与功能,罗伯特文丘里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阐述。古希腊的伊瑞克提翁神庙的6个女性作的柱子。装饰是美的表现手段,也是对人的精神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补充性行为。

  装饰往往是从简单到复杂的递进过程。2、装饰的特点被动性、技巧性、智慧性⑴被动性:是一种最原始最广泛而具体的方法。装饰源自对人的生活缺憾的掩饰。服饰:掩饰缺憾——身份标志——实用性结构建筑:瓦当;补充点缀空间的怪石、异木、扶栏还体现为无意而得,有意而为:留仙裙、草席纹饰⑵技巧性:是主动行为颐和园古希腊柱式⑶智慧性典型一是江南私家园林P73①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禅学“芥子纳须弥”②中国文化中的山水情怀:《论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③其装饰效果是内敛的自尊典型二是明式家具:具有本色的木质肌理,如缎杨木木纹、新花梨木纹、高丽木木纹等。3、功能的价值⑴功能是器具的使用价值。任何器具在生活中都会有自身的意义。《韩非子》“玉卮无当,不如瓦器”,体现了“物尽其用”的思想。《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从有无生成的关系中,认识器物的功能价值。⑵物品有时会因功能的强化而改变其形式席地而坐——使用椅子上衣下裳——紧衣短袍⑶物品因形式的改变而强化其功能。拉链、双耳漆器杯与单耳漆器杯⑷人体工学重视功能,又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在器具的使用中,功能也能引起使用者的美感。速度、力量、质感、体量都能引起精神的愉快,获得使用时的心理变化。装饰与功能的结合就是当代设计活动的一种明确方向。

  2-4视觉与美感

  设计文化是一种从外观的视觉性到内在的美感的形成过程,视觉对于人的精神心理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设计中的视觉与美感是需要设计家关注的。1、视觉的意义

  视觉是设计的出发点,人类常常通过改变视觉来推进思想的发展。达芬奇认为“眼睛是更高贵的器官”。设计作品呈现的主要方式是造型,是通过视觉传达来获得社会的认定。哪些因素影响了人的美感?个人的审美差异、时代的选择、民族的风格趋向、个人年龄和文化程度。环境对个人的审美意识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视觉对认定的影响是直接的、具体的。“视”看到的是色彩、造型、线条、结构、材料、大小、方位等,由此判断是否亲近、疏远、触摸、拥有等等;“觉”的过程有耳、鼻、口、身的协调,来理解事物的好坏、真伪、轻重以及气味等的特点,最后决定个人的选择。利用具体的直观的形象,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精神,是设计文化关注的问题。例子是故宫的天安门、端门、午门。2、视觉的特性⑴视觉的被动性和主动性①被动性人的视觉从生理功能上说常常是被动的。一个人从视觉的正面角度大约是180度,视力最好是2.0。铺天盖地的广告使你不能不看。视力仅仅是可视的能力,而视力的结果应是视觉和思想。视觉在设计中的问题更重要的不是让人们看到什么,而是想到什么,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②主动性观赏风景设计师应当选择视觉的主动性,提高审美水平。⑵视觉的空间性和时间性①空间性悖论图②时间性视觉流程——视觉流程的形成是由人类的视觉特性所决定的。受生理结构限制,人眼只能产生一个焦点,不能同时把视线停留在两处或更多的地方,我们可以做的只有先看什么、后看什么、依照一定的顺序浏览、观察。人们在阅读中,视觉有一种自然的流动习惯,一般是从上到下,走左到右,从点到线,而这种视觉的习惯又是可以被视觉元素所影响的。⑶视觉的间歇性和持续性①间歇性是因为视觉疲劳②持续性视觉形象地丰富性而引起了精神的愉快视觉后的回味过程⑷视觉的准确性和模糊性①准确性正确的传达信息;视觉上的新鲜感②模糊性视觉形象的同质化⑸视觉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①选择性是视觉在心理上的向往和偏差。视觉设计中求诉对象的定位,用挑剔的眼光不断寻找和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标准。②稳定性是由生活关注的焦点决定的。百看不厌3、美感的出现美感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消费选择因为使用者的文化修养和认识角度不同,美观的意义也出现了差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般来说,美感虽千差万别,但美的事物往往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美是一种由愉悦而产生的积极联想,往往会获得精神的满足。美是外在与内力的统一。美感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积淀的精华,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磨光泽。绿色食品是借用美学中的移情原理,用象征生命的绿色为标志。4、美感的特征距离感、模糊感、审视感、材料质感⑴美的距离感有距离的美感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形成一种悬念的张力,引起人的欲望。⑵美的模糊感是指设计中有意通过不确定的意象,增加设计的包容量,通过朦胧的抽象形态,提供给人以向往的美感。巴黎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⑶美的审视感是一种在美的确定前提下形成的规范,即反复审视而获得的美感。一部古典名著可以常读常新。⑷美的材料质感设计者在设计中通过对材料的性能的充分认识与开掘,使材料本身显示出设计的感染力,从而形成设计物品的外观美感。视觉对美感有积极的提升作用,这是通过物品的外在形态,而获得的心理的积极反映。罗丹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强调了人的视觉认知感受。

  2-5材料与技术

  设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每一次新材料的出现,都会引发一回新的设计运动,形成设计文化发展的推动力。1、材料的发展人类经历了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漆器、瓷器、丝绸、金银器等等许多次以材料为依托的文明进程。现代文明中的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纤维、纸张等等新材料的广泛运用,构成了一种时代文化的象征。因此,材料的被认识和被利用是人类设计史上极其有意

  义的事情。从材料的本身来看,材料的质感、光泽、硬度、强度、韧性、颜色、气味、触觉、音色等特点,都会给人以充分的启发。中国先秦时期对材料的分类,形成了八材、六材、五材的不同说法。八材是珠、象、玉、石、木、金、革、羽。《考工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审曲面势以饬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审曲面势原指工匠做器物时审度材料的曲直。后指区别情况,适当安排营造。饬材谓整治金﹑石﹑珠﹑玉等材料,使成器具。所谓“审曲面势”,就是对当时的手工业产品作类型与规格的设计,“以饬五材”是确定所用的原材料,“以辩民器”就是对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质量检查,合格者才能使用。材料可分为原生材料、复合材料和声光材料。材料的分类原生材料复合材料声光材料土、木、丝、石青铜、钢铁、塑料、纸张电、光、声、超导

  2、材料的使用从设计文化的材料作用看,材料有着出现与改进、应用与价值、格调与美感等特点。⑴出现与改进材料是自然物通过人类的发现和利用,提供设计制作器物的基础。设计家为原生态的材料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因此,人们对原生的“物”的发现和利用,是材料的出现。肌理数千年来,人们就是不断的发现新材料,利用新材料,推动了器具的进化,带来设计观念的更新。一种新材料的改进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社会分工使得有专门的工程师在开发研制新材料,如杜邦公司。⑵应用与价值新材料的大胆利用,是设计家的胆略和智慧的体现,也为设计家提供了积极参与发展文化的机会。1889年建成的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钢铁材料,以及现代的巨制构架1895年英国水晶宫——玻璃和钢铁预制材料中国汉唐文化之所以发达,与生铁的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最先使用了新的材料,就可以领先于社会发展,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⑶格调与美感材料的质感召唤人的想象力,提升人的精神意义,展示人的技术价值。民间文化中大量使用原生材料,形成一种美感的召唤。朴素作为一种美感,是原始状态下产生的精神观念,具有未经尘俗物化的天然本色,并赋予文化类别的积极存在的价值。中国民间设计文化中的泥、石、布、草、藤、木、面、纸的材料使用,红、黄、蓝、绿、黑、白的色彩对比,以及阴阳、八卦、五毒、瑞兽、牲畜、男女等形象。3、技术的重要性设计文化中的技术大约可分为手工艺、大工业、计算机三大类。不同时代的技术发展对材料有不同的要求,而材料的发展也对技术有推动作用。先秦《尚书》中“多才多艺”,即因材料而产生技艺。

  《说文解字》“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谓之功。”P89技术的获得是勤学苦练的结果。设计中的技术是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承方法,其优势是技术和心机的严密。技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子承父业和婆媳、母女、姑嫂之间的女性文化的流传。西方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手工艺行会对技术要求更高。4、技术的规范性设计文化对技术的规范,使设计中的技术要求有着独特性、清晰性、丰富性、完整性的特点。⑴独特性一种技术形成独创性的原因是时代的变迁。⑵清晰性宋代《营造法式》“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的技术规范。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表现,有着积极的价值。⑶丰富性技术的丰富性是在于综合和引进。中国古代重视设置官方的设计管理机构——官厂清初的景德镇、清初的江宁织造、御衣局⑷完整性金银箔、螺钿、夹伫技术明代的《髹饰录》的问世标志着漆器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⑸技术成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器物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凝聚着众多的人的智慧,同时亦伴随着器物与使用者的相峙、相容的矛盾化解过程。文化与技术的关系其实就是道与器的问题,体现的是技术中的思想和思想中的技术。提水桔槔的故事——机械功能与设计文化的对立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人在技术中如何认识和加强文化的问题。技术的原则有共享性。

  

  

篇四: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

  现代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受整个社会历史文化的推动中不断的受到多种艺术潮流的影响和冲击逐渐地借鉴和消化吸收了其他姐妹艺术的成果为现代艺术传达的表现手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艺术设计具有哪些基本的审美特征?

  1.设计的概念: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发现和精心构造备选方案的活动。2.现代设计的概念;设计就字义来解释,是设想和计划的含义。现在所说的设计包括人类对自己将要创造的产品的前期构思,以及实现这个构思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反映现代大工业社会的本质!3.艺术设计的本质;1.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审美活动。人类在进行艺术活动时有明显的目的性和预见性,是为达到某一明确目的性和预见性的自觉的行为。2.是一种问题求解活动。设计过程就是以问题求解,寻找问题答案为核心,它是人们为满足一定需要,精心寻找和选择理想被选方案的活动。3.是一种智能文化创造形态。设计表现为某种文化创造活动形态,而这是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进行设计活动的具有特殊文化素质的人所决定的4..现代设计的特征:1.是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实践活动。设计的时空性特征,给设计成果打上不同时代,与不同社会,不同时间与不同空间的烙印。为了减少时空的限制而造成的负面效应,设计师可做的是强化设计的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2.设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的的约束下进行的。设计活动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3.设计都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进行的。设计始于需求,需求由设计来满足。这是设计与需求的本质关系。4.设计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是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具有过程性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设计的社会价值来说,现代设计是科学,是生产力,是生活方式的创造,是科学技术的全面物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五.现代设计的经济价值:设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成为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战略和途径,作为经济的载体,设计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当今时代是品牌经济的时代,是形象消费的时代。.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设计是管理,设计左右产品的发向和市场的导向。企业家是企业管理的“概念设计师”。六.现代设计的文化价值;现代设计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构成部分。设计文化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两者的共融。文化价值的体现:1.设计传播的信息体现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观念,这是独有的效应,2.…………………体现特定民族文化或亚文化群的人文特征,3.…………………体现人类社会知识的传承,获得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的知识,都是靠文化传播发展起来的。

  4.………………..体现道德价值,即设计作品中的精神文化价值,表达一定的道德评价和判断的标准。七.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现代设计之父。拉斯金的设计口号“要向自然学习”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出在美国和欧洲发展的装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比利时画家费尔德在布鲁塞尔倡导新艺术运动,常常往来于比,法,德,英。推动了艺术的深入发展。他是最杰出的设计家和思想家。新艺术的发源地——法国。艺术运动的两中心——巴黎,南西。影响大的群体:萨姆尔`宾的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与六人集团。八.装饰艺术运动1.产生于20世纪的20年代到30年代的法国,美国和英国等。2.从产生动机和设计立场来说,它是对新艺术的背离和挑战。装饰艺术反对古典主义,自然的有机形态,单纯手工艺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与新艺术强调的歌德式的自然风格的装饰,强调手工艺的美,否定机械化的时代特征有着极大的不同。3.装饰艺术的样式风格,类似新古典主义的做法,喜欢直线和对称的构成。九.现代主义:1.从设计思想上看,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具有:民主主义,理想主义,精英主义三特征。德国工业同盟,1907年10月成立,奠基人和组织着——穆特修斯。他主张:“明确的使用性”认为设计讲究明确的目的和功能,遵循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他肯定机器生产的进步,主张艺术与技术,审美,与应用的结合。十.包豪斯1.1919年建立,在魏玛,由格罗佩斯建立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的学院。是一所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建筑及设计艺术学校。2.包豪斯的教学思想和方针:1.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2.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提倡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征。3.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成了现代设计基础教学方法。4.实际动手能力与理论修养并重。5.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结合。3.包豪斯原则:1主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不是产品。3.强调设计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4.他教育体系和设计思想经历三阶段:1.魏玛时期(1919—1924)是草创阶段。2.狄索时期(1925—1930)包豪斯在教学思路和体系上有所改变。3.痛苦的结局—柏林时期(1931—1933)米斯任校长,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重要大师之一。主张“少而精”5.包豪斯对现代主义的影响:教学思想和方法被瑞士,荷兰,日本等过相用。作为教育思想学派,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继承着遍布全世界,从建筑,室内设计,从产品设计到广告。几乎所有领域都受到影响。十一.现代主义——国际主义

  它发源于现代主义的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与美国高度富裕的经济融合,发展为声势浩大的国际主义。1.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从传承关系上看,二站后在美国发展的国际主义风格与现代主义一脉相承,在设计风格上,注重功能,追求少尔精,少就是多的形式语言,简洁理性,反对装饰。一.后现代主义:1.后现代主义,它是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挑战和背叛,在本质上,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核心,仍然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架构,它的挑战也仅仅针对风格和形式,未能涉及到核心。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三典型特征:1.后现代主义恢复了装饰性,从历史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加强设计的丰富性和审美愉悦性,与他们的冷漠,简单,和理性化,缺乏人情味的形式成对比。2.对历史传统文化采取折中立场。不是简单的恢复,而是对历史风格采取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加以运用,即传承又有变化。3.他们讲究理性化和明确性,而后现代主义强调设计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上的含糊性。后现代主义希望设计上有更多的非理性成分,创造出含糊的空间敢,让设计作品显得宽松和舒展,给人更多的心理空间。3.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流派:1.波谱风格2.孟菲斯集团3.宇宙风格4.未来风格二.现代设计的基本类型;根据设计目的分为三领域:1.产品设计:以用设计为目的,创造适当的产品。以作为人和自然的媒介。2.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以传达为设计目的,制作良好的信息,以作为人与所属社会间的精神媒介。始于20世纪20年代,成立于60年代。他的构成要素:文字,标志,插图。3.空间设计:以居住为设计目的,构建和谐的空间和环境,以作为自然和社会间的物质媒介。三.1.设计与现代艺术,他们本为一体,是从现代艺术中脱胎而出的是现代艺术的延伸和发展。如代表人,毕加索,老特累克,德加,杜米尔,波尔等,他们身肩艺术家和设计家。现代艺术运动发起者的前卫艺术家又从事于设计教育工作。如康定斯基,克利等人。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设计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实用艺术门类,依附于现代商业社会的艺术学科。现代艺术运动与现代设计发展的紧密关系,他们都揭示对于美的观点和主张,新的艺术主张和理论,往往能够形成一种社会思潮波及一切文化领域,现代设计也受到它的影响。2.立体派,立体主义创造的独立于自然的设计观念,对客观对象分析重构的处理探索,启迪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在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中得到深化和发展,提供了平面设计的形式基础。四.现代设计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1.良好的精神品格,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设计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是为社会服务,要产生社会后果的。因此设计师注重社会伦理道德,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2.要有紧跟时代的设计观念。它是设计师艺术生命活力。应该思想开阔,眼光敏锐,不固步自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定势。做到与时代同步,保持设计活力。3.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设计的本身就是创造,所以设计的主体具有设计才能是相当重要的,也是衡量设计师基本品德的重要标尺。4.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广泛的知识面。现代设计不是纯科学,也不是纯艺术,是科学,艺术,文化,经济的高度融合。是多种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5.有很高的专业设计能力和审美素养。

  专业设计能力是专业设计师的首要条件。整体艺术修养的高低,直接间接关系到设计出作品的高低,在关键时刻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6.有良好的群体意识和协调力。现代设计项目涉及到多学科,必须调动多方面的智慧和技能,才能有效的进行设计工作。设计方案完成后,协调各方面的认识加以调整修改,才能使设计更加完美!B原理篇一.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设计的基本原则,按照设计的客观规律归纳制定的设计家必须依据和遵循的法则。2.现代设计的要求和原则:1.功能性原则。即合目的性原则,是设计产品时应具有的目的与效用,以功能目的为设计的出发点。2.经济性原则,不但是成本的考虑,消费者支付能力的预测,重要的是寻求在现有条件下,提高产品的实用审美价值。3.艺术性原则,是指设计师在设计时考虑作品具有较好的审美功能和艺术品位。从而给受众以审美享受。4.主题性原则,是设计目的出发点的把握。现代设计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审美创造其目的是为了人,所以设计活动从始至终必须从人出发,把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放在第一要素的位置来考虑。5.创新性原则。现代设计作为人类智慧的创造性活动,创新推动现代设计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是现代设计家的追求。现代设计的创新性原则实质上是,个性化原则,是一个差别化设计策略的过程,是个性化的内涵与独创的表现形式统一。显示设计作品的个性和设计的独创性。二.现代设计的传播技巧的运用:1.清晰2.准确3.可信4.感人三.现代设计的重要前提——市场.认识和把握市场看准选择目标市场是获得设计的基本条件和重要环节:1.认识和把握市场,有助于设计找准目标对象,使设计有客观依据克服了盲目性使目标不会偏离2.助于确定理想的诉求对象。3.有助于市场定位。四.设计作为经济管理的手段,作为管理手段,设计领域中最典型最能体现管理效应的是视觉识别系统(CI)和以设计塑造企业文化。五.设计中的文化底蕴的表现:1.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史上文化积累的延续和拓展,是人类文明演化的进步,是一场社会文化的大变革。2.设计具有良好的认识和诱导功能,能够以生动的形象的不同媒体文化方式浅移默化地对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作用,使之转变和更新。3.具有强烈的美感力量,推动审美概念的变化,利于提高设计品位。六.设计风格。风格是现代设计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设计家在设计实践活动中形成起来的,是设计家独特的的审美见解通过独特的审美传达活动表现出来的,在设计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七.设计家风格形成的社会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范畴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时尚的影响。一定时期的历史潮流,社会风尚都会影响和制约设计家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渗透到设计风格的方方面面。2.受民族文化传统和艺术与设计传统的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会产生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的特殊性。3.受到外来文化和艺术思潮的影响。设计家受到外来文化和艺术思潮的冲

  击,设计观念的碰撞会导致设计审美理想追求的转向和更新,有意识的吸收某种外来文化和艺术流派的成分,形成自身的设计风格。4.受同时代其他设计家,艺术设计家风格的影响。八.现代设计和民族风格;1.不同的经济生活政治状况,地域和历史文化传统,构成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心理结构,个性气质,习惯爱好,审美要求等,发应在设计上就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2.由于设计是民族文化创造的一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所以设计不仅仅是时代的,也是民族的,人的审美活动的本质是,民族文化的审美设计创造活动,作品上打下了民族烙印。九.现代设计的方法与程序:1.设计方法学的特点。优化性,理解为在给定的条件下得到尽可能满意的结果。2.设计方法的分类:直觉优化,实验优化,进化优化,数学规划优化方法等。C造型篇一.1.英国画家贺加斯(1697-1794)最早对线的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的人。3.美国的安迪`沃霍的名作品——艳星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底片复制出50张,其创作意图:说明人们信服的事物实在都是虚假的,作为照片上的她实际上是一种类象。他是波普风格的代表,后现代主义。二.色彩影响力的表现:1.在视觉上,使形象增强感染力。2.使人增强识别记忆的价值。3.有刺激感和影响情绪的作用。4.色彩可以传达意念,表达一定确切的含义。三.色彩计划,是根据企业市场营销战略,采用科学分析定位,运用色彩知觉,配色原理等理论于各项计划内的实施方案,是一种配合市场营销,经营策划,商品设计的整体性规划。D艺术篇1.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决定了设计师是一个创造性很强的职业,决定了设计师素质品格——创造力的重要。2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眼前知觉对象而进行的想象。科学发现,重大设计发明及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是想象的结果。3.实质上灵感的产生,是创造主体长期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得以集中应用的结果。4创造性思维,是从新的思维角度,程序和方法来处理各种情况,问题。从而产生新成果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它不是独立的思维类型,而是渗透在人的各种活动,思维形式中,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的综合运用,比较复杂,更具能动性和探索性。一.创造性思维的五个显著特征:1.独创性,.独创新意,还要敢于自我否定,打破自我框架萌发新的设计构想。2.连动性3.多向性4.跨越性5.综合性二.作为一个从事设计创造的设计师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要自己开阔视野,兴趣爱好广泛,成为多方面文化素养的人。2.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不仅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有专业外的科学知识。只有不断的吸取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存,才能拥有与时代同步的专业知识。

  3.还应该懂得,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因为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跨专业的学识造诣都是必要的条件,但它本身不是创造。三.设计的基本方法;1.头脑风暴法2.超序联想法3.影象创意法4.联想创意法5.分列创意法6.分脑创意法7.逆转创意法8.辐射创意法四.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不断丰富与发展,由,以下三个方面促成的:1.激烈的市场竞争,促成手法的不断更新。为了设计作品的市场竞争力与促销效果,设计家在设计的过程中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十分重视作品的艺术性。不同的饿艺术形式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以不同一般的艺术魅力吸引消费大众。2.为适应当代审美心理趋势的发展变化。设计作为有目的的艺术活动,与社会发展的物质,整个时代社会审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还必须与作品接受的特定的消费人群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兴趣相适应能够更好的完成它的传达过程。3.与其他艺术的渗透融合丰富了艺术表现的内容。现代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受整个社会历史文化的推动中,不断的受到多种艺术潮流的影响和冲击,逐渐地借鉴和消化吸收了其他姐妹艺术的成果,为现代艺术传达的表现手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五.现代设计的多样化艺术表现手法:1.真实再现2.突出特征3.对比衬托4.夸张变形5.幽默偕趣6.以情托物7.比喻象征8运用联想9.以小见大10.神奇弥幻11.字体效应12.抽象含蓄13.解构重复14.系列展开15.怪异荒诞16.创造节奏17.间接暗示18.空灵淡化19.气氛烘托20.着意剪裁21.选择偶像22.巧选角度23.掌握分寸24.重迭复合25.空间落差26.偷梁换柱27.模拟名作28.善用省略六.艺术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的形式构成诸因素(形状,色彩,线条,语言,动作等)按一定的法则组合出来的审美特征。它是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的特征,也是形式美法则。七现代形式的蒙太奇概念: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指建筑中的构成,装配,用于电影有组合和剪辑之意,是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一段电影是由不同的镜头组成的,所以在电影创作中,需要将全片所要表达的镜头,分别拍摄完成后,再按照创造构思将这些分散的镜头组接起来。重而形成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把它称为蒙太奇。如果要说它们之间有联系也可以,很多时候设计的灵感都要来源于生活的一部分。而纯艺术那边就会很了解很多东西,我个人认为两者结合可以做出很好的设计出来的。纯艺术:将事物、想象物经过主观处理表现出来的的行为。表象的是作者的感受,并能让观者感受的东西。(例:毕加索的自画像:表现了作者点当时内心的悲痛。他的用色、用笔、内容都能使我们感受到这种感情。)艺术:①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等。②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③形状独特而美观的。我感觉纯艺术就是书法,绘画,艺术性的歌曲音乐等。艺术的包括就比较大了,包括设计,创意,包装等等,当然还包括上面说的纯艺术了。所谓书法,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用毛笔写字,它当然是一种艺术,写好字的艺术,把字写得美观的艺术。这种艺术其实不应该比用钢笔或铅笔写字更玄虚,更不应该是一种彻底摆脱实用功能的纯艺术。人们常说,书画同源,一谈到书法,便往往要谈到绘画,也就是中国式的绘画,因为二者使用的工具有相同的地方。但如果将书法与绘画稍作比较,就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根本区别,这个区别其实就是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的区别。绘画可以不需要什么实用的功能,现在的写意画更是为绘画者提供了无限的创造空间,一件绘画作

  品可以没有具体实在的内容,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愿望、技能,和材料的性质,想怎么画都行,他完全可以不在乎他所要表达的意义被不被人理解,他的作品被不被人欣赏。另外,他画物体时,虽然有常规的用笔先后,但也可以不遵守常规的先后次序来进行创作,他可以先画树干后画枝叶,也可以先画枝叶后画树干,可以从头到尾地画一匹马,但如果愿意,也不妨从尾到头地画。画得像了,你不妨说栩栩如生;如果画得不像,你说他的基本功不过关,别人却可以说他得其神而遗其形。对于绘画,你允许有自己看不明白的东西,允许有画得不像的东西,你可以整体上欣赏一件作品,也可以从自己愿意的任何一点开始看;如果你是外行,你就不要妄加评论。而书法,情况就不一样了,说得通俗一点,书法再怎么是艺术,还是在写字,它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掉写字所具有的与人进行交流沟通的功能。既然是写字,首先要有具体实在并能让人看懂的内容,既然要让人看懂,就不能写出错字来;内容虽不说一定要积极向上,但至少不能诲淫诲盗,即使是现代派的书法,恐怕也不应公然写出一些不雅的字;然后就是要写得好看,至少是不难看。从事这种艺术的人不论怎么有艺术的独创性,有艺术家的才气和自由,都不得不从第一个字的第一笔依顺序写到最后一个字的最后一笔,即使整件书法作品只有一个最简单的“一”字,他也必须像所有人一样从这个字的左边开始写。而不管你会不会写毛笔字,懂不懂书法这门高深的艺术,只要你识字、写字,你其实就已经参与了书法这种实用性的艺术,你就有权评论一件书法艺术作品,有权指责和嘲笑一个不论多么“有灵气”、“有个性”的书法家写出的让你觉得不美,觉得不知所云,甚至是觉得不舒服的东西。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有句话很深刻,“设计不是艺术”。说的就是商业设计和纯设计的区别,其实就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商业设计是一种妥协的,沟通的艺术。而纯艺术完全是一种自我的表现。而我们做为一个商业设计师,很多时候就是以纯艺术的眼光去考虑客户和考虑自己的作品。这是一个很错误的想法。实际上,客户更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更能体会自己客户的想法。不过他们苦于没有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设计。所以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把客户的想法通过沟通表达出来。这个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设计师。设计不能离开生活,这是设计艺术与纯艺术的最大区别。人类的物质创造在这一百年里超过了过去全部历史的总和,我们的生活没有理由不变。在这个问题上,当代艺术和当代设计所面临的问题是共同的,生活的不如意是精神的不如意的根源。在批量化的工业产品流通渠道中,渴望占有和无所适从并存。庸俗的设计,扮演着一个娼妇的角色,而标榜文化的、前卫的设计,以它肤浅的玫瑰色,做着无谓的安慰。

  

  

篇五: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环境艺术是对空间的一种改造,将科学与美感融为一体,以和谐为设计理念,具有长远发展的潜力。艺术设计以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为载体,通过对比例的重新设定、建筑材质以及结构的选择优化,来实现艺术呈现的目的。涵盖范围广阔,包括城市园林设计、建筑规划、室内装饰等,都属于环境艺术分类。回顾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早在1985年这一概念就以被提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标志事件是这一年在首都召开了建筑师交流会议,人们第一次将建筑与环境相结合,并确认了可互相影响的关系。

  从此以后建筑业优秀设计作品展中无一不将建筑、环境、美学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体系。环境艺术按照人类的感官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分别是人类居住环境、生态环境、人工改造环境。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的系统,包含动植物、自然山川湖泊,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共同存在并进步。人类的生存活动与这些环境因素密不可分,对其进行艺术设计同时具有双重目的。首先是改善原有环境,为各类生物提供生活所需,其次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人类生存活动的场所众多,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对美的感官要求随之升高,常听到的“自然美”正是这种生活需求的体现。自然美指的是感官和谐,而并不认为未经改造就是美,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对人类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环境作为一种艺术载体与生活密不可分,对其进行科学设计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同需求。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与其他种类艺术的最大区别在于功能性,不单满足了人们的感官需求,最大的特点是更具有科学的使用价值。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倡流畅性,各项设计在建设后形成一个整体,与周围环境

  融为一体,并不会显得突兀。与传统设计相比更注重作品的独特性,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将地方人文特点表现出来,在观看过程中更直观的体会到当地文化底蕴。根据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研究,将其基本特征总结为以下几点。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文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设计中更注重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形成统一的环境体系。环境艺术本身带有一定的使用性,因此设计要考虑到的因素更多,在对结构表现形式进行优化时要将使用的便捷性放在首位。现代环境设计的显著特征是不会对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将其称之为优化更合理,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服务性能,不存在明显的刀斧痕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积极性与无害性的统一

  艺术设计都会拥有一个主旨,环境方面也不例外。现代环境艺术所表现的主题都是积极的一面,例如人类对大自然的感激敬慕。在设计中更具有科学性,将人类需求与自然容纳量进行权衡,具有无害性的显著特征,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循环,改善恶劣的环境,实现艺术性与使用价值共存的设计理念。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新颖,对传统理念进行彻底的改革。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在同一环境中甚至会出现多个主题,将其串联后会发现整体性并没有被打破。这样即使在小环境内也不会出现视觉审美疲劳,由此可见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科学性,既能保障和谐统一又不失特色,为地方建设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4、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现代社会以和谐为首要发展原则,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环境优化,都主张与自然协调发展。对环境艺术进行设计后,具有更强的实际价值,不但各方面性能有所提升,所选用的材质必将是最为合理的,在诸多优点中又增加了审美价值。将美感直接体现在人们生活中,同时满足多重需求,自然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之一。

  

  

篇六: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

  现代设计艺术表现形式

  设计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设计艺术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设计者根据客观事物的这一特征,再进行装饰变形或其他简约化手法处理,使其形象更加鲜明、概括和生动。具象的手法也有多种

  (一)形象变现形式装饰在现代设计艺术中是一种重要的造型要素和风格样式,是现代设计艺术构成的外化形式要素,历来受到艺术家们的重视与青睐。现代设计艺术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和审美愉悦性,用新的装饰的细节达到设计上的宽松和舒展,使新的装饰形式具有丰富的人文色彩,注重满足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心理需求,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打破了装饰等于罪恶理论,使装饰重新成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语言。具象的现代设计艺术,以人或动物或人与动物结合的形式,用现代派艺术中写实绘画的表现手法,借鉴设计的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的艺术手法,更好地表达设计师的理念,传达设计思想。以写实手绘的手法,比如运用中国画的水墨形式具象地表现。写实形象在现代设计艺术的回归,是传统人文价值的体现。以手绘插图、漫画、卡通运用的手法,插图本身应具有引人注意的力量。市场成熟的商品,很难体现出差异性。要有效地体现出这种差异性,只有求助于插画了。现代设计艺术通过插画的表现,能够使该设计产品的特性鲜明,有助于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手动摄影的表现手法,选择最佳角度表现。(二)抽象表现形式现代设计艺术抽象表现形式是指现代设计艺术不再具有客观对象的具体形象,而是主观意识作用于图形的体现,它是以抽象的图形符号来表达事物特征和含义的。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语词、纹样、标识、单形、乐局之类,使之进入符号贮备,有待设计重构。解构是对设计极为有用的手法。以平面几何形式或者多种空间构成形式,借助于多种手法,中国画中的描点、勾线,制造矛盾空间等。中国画以水墨著称,

  国画由点、线组成,点、线表达将中华文明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的最大门类及其艺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出跟国际化相交融的本土化内涵。

  高度的国际化、简约化、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适应性、再创性的设计艺术发展趋势已势不可挡,设计工作者必须在适应现代设计潮流中提高接受与综合新思维的能力,提高自我探索的能力、群体智慧与设计管理的能力以及解决专业设计的实践能力。不断深化旧有理论,考虑传达对象的视觉经验的差异,对视觉信息的理解与感受;考虑民族、地域、文化差异,从而确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信息传达的形式与方法。

  

  

篇七: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

  艺术设计的特征

  艺术设计的特征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设计的种类、材料、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除了能满足最初的功能性需求,设计产品也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设计追求。长久以来,对艺术设计的定义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来自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定义赋予了艺术设计多元性的特质,同时又使艺术实际学科具有实践性、体验性和实验性的特征。使原本的实用性、科技性、艺术性、经济性、文化性、时代性等特征更加充分,完整。

  关键词:科技性;艺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实践性

  一、艺术设计的科技性:设计与科技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无论在设计的初始期,还是在当今设计的高速发展期,在纷繁复杂的设计产品中,始终包含着科技的成分。尤其在现代设计史上,新的科技因素融人到设计活动中,可以带来整个设计行业的革命。试想没有电梯的发明,怎么能有各式摩天大楼的相关设计?没有电子科技的进步,数字化设计又何从发展?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这场始于18世纪60-80年代的工业革命,宣告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时代开始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而设计活动在此背景下,紧跟着科技发展的前进步伐,凸显了其重要的时代性。

  (一)科技进步——设计的基础保障:从古至今,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会为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人类设计活动提供了物质材料、规律原理、方法技巧等多方面的帮助。

  (二)科技人才——设计的重要部分:这里提及的科技人才,主要是指具有科技应用能力或相关思维模式的设计人才。设计师不仅要有独特的设计视角,也应该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同时对科技发展现状保持敏锐的感知能力。很多具有科技应用能力的设计师是为了缔造人类设计历史而存在的,一次完美的设计抵得上一次卓越的发明。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很多曾为极少数人服务的高端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

  (三)科技创新——设计的动力源泉: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会为各领域相关的设计活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而设计活动的生命力就体现在科技创新所提供的巨大能量场中。设计师在设计活动中不断尝试,促进了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设计师不断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为设计活动提供了灵活的设计方法。而创新性,也为设计发展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标准。设计要长足发展,必须要不断创新,不断吸取新鲜血液。

  二、艺术设计的艺术性:众所周知,设计不同于纯艺术。前者的社会实用性很强,

  后者则更注重非功利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设计活动中包含着艺术性的特点。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具有同源性,在人类早期的设计活动中,往往是技、艺结合的。《庄子·天地篇》中记载:“能有所艺者,技也。”技艺一词中包括工匠的技能和艺术活动的技巧两层含义,而技、艺又是相通的。回顾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是设计与艺术有着漫长的交融期,艺术与设计的产生都与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人们为设计或艺术做定义时,可以发现两者有着相似的发生期,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带动了设计与艺术的共同进步。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并经过界定划分之后,艺术与设计各自有了相对明确的概念和范畴,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始终没有完全断开过。具体而言,设计与艺术一样受到审美规律、审美创造、审美接受等方面的影响,很多作品中也或多或少体现了设计者艺术化表达的倾向。在漫长的设计历史中,很多设计师也是其所处时代的艺术家。他们在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领域中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设计的历史中,艺术的身影始终没有远离过。

  (一)创造的主体——艺术家与设计师

  1、双重身份

  2、双重责任

  (二)艺术的眼光——设计与艺术表达

  1、艺术与设计的品质

  2、艺术审美规律的遵从

  (三)艺术的掌控——设计与艺术思维:设计产品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对艺术思维的利用上,设计者善于运用艺术思维进行设计规划,并始终把艺术表现作为重要的观照层面。对艺术思维的借鉴,用艺术思维方式进行设计,这也是设计活动中的重要方面。艺术思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维形式,它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形式。无论是艺术的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设计者都能巧妙地运用到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作品的艺术性,从设计师构思之初,就被深深地烙上了艺术的印记。即便是在提倡“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设计时代,也依然能看到很多设计师为了追求艺术审美性从思维模式上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1、设计与艺术形象思维

  2、设计与艺术抽象思维

  3、设计与灵感

  三、艺术设计的经济性:设计与经济紧密联系,不仅表现在经济影响设计,同时

  也表现在设计影响经济。经济发展可以保证设计活动的顺利进行,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这些都是设计活动的重要保证因素。设计活动无法脱离经济因素而存在,经济发展可以促进设计材料的充足、设计内容的丰富、设计手法的多样。另一方面,相关的设计活动也可以促进一个企业(早期的制作作坊)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进步。因此,设计与经济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一)经济利益与设计目的

  1、经济与设计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领域逐渐扩大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合理的设计活动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从一定角度上讲,经济发展状况也制约着设计活动的进行。规范的市场、有序的竞争可以促进设计活动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限制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

  2、设计与经济的效益:设计活动是人类的造物活动,它能创造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产品的设计是企业经济效益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可以给产品销售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在古代设计中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不明显,设计活动所能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显现得不是特别充分。但即便如此,人们也可以发现,任何一项精心的设计都能带来不小的经济收益。如何做到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最少的材料投入,减少人力、物力,却能获得更多经济回报,这是商品经营者需要考虑的,同时也是设计者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二)商品属性与设计发展:从器物到设计,当我们将设计产品当作商品在市场中进行买卖流通时,其经济性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在手工业时期设计产品可以给设计者带来经济利益,前提是设计的产品能被受众认可并购买。在工业社会,设计能为企业、社会、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很多时候,在产品

  的设计上付出一定的资金投入,可以对整个产品价值的提升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1、消费性: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于设计产

  品

  的“经济性”的考虑都是设计师必须面对的重要因素。

  这里所说的“经济性”首先表现在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上。设计产品

  不同于纯粹的艺术品,它应该满足人们在某些方面的实际需求。任何经过

  精心设计的产品,都应有其实用性,满足人们的具体实用要求。例如建筑

  设计作品首先要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能遮风挡雨、躲避猛兽。无论是金

  碧辉煌的宫殿,还是简陋的农舍,其本质的实用性、功能性都是一致的。

  消费者在接受设计作品时对其进行优劣评判,首先是考虑到产品是否满

  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正如列宁对玻璃杯实用功能的阐释那样,当我们将玻璃杯当作“饮用工具”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知道它的形状是否是圆桶形,它是不是真正用玻璃制成的,……重要的是底上不要存裂缝,在使用这个杯子时不要伤了嘴唇,等等”。产品的使用者首先关心的是杯子作为“饮用工具”时的实用性、功能性。

  2、品牌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往往是先从对商品的认识开始的,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是确定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地位的有效途径,很多时候,品牌已成为人们选择商品的重要依据。事实上,品牌是企业或品牌主体(包括城市、个人等)的一种铭牌,它的存在使企业产品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因为人们对品牌的偏好大部分是从视觉中获得的,所以树立良好的品牌视觉形象是十分必要的,在品牌的作用下,经营者(主体)和消费者(受众)彼此的心灵被刻上烙印。当然,烙印或深或浅,或美好或缺憾,如何把握就在于该品牌的影响力、竞争力的强弱。

  3、时代性:设计活动的商品属性还体现在设计产品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相连,设计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设计产品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优秀的设计产品离不开设计者对时代发展的敏锐感知力,因此从一开始设计的时代性就被根植在设计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中。

  四、艺术设计的文化性

  (一)设计与文化:文化因素的融入使设计可以更深刻表达出设计作品的深层含义,同时也展现出设计作品多层次的精神内涵。另外,设计作品需要面对受众的品评,在一定意义上设计作品体现了设计者的审美倾向。受众在接受作品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设的审美见解。因此,设计作品也具有审美文化传播的责任导向作用。

  1、文化符号:设计的深刻表达:设计者对设计产品的定位,往往会体现出其将自身所积累的丰富文化经验在器物设计过程中进行的对应与诠释。

  (1)造型文化:任何设计产品的造型,都包含着设计者、制作者具体而明确的产品定位。在早期手工业时期,产品的设计造型中便融入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设计产品的造型已经成为一个时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象征,从设计作品的造型符号中,文化的信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2)装饰文化: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装饰在设计活动中有着要的地位。人们逐渐开始对日常生活用品或生存环境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并试图使装饰对象更具艺术感染性。因此,装饰成为一种反映文化的设计符号与重要载体。经过装饰,设计作品

  审美效果更加突出,艺术价值也提高了。古典装饰中,很多纹饰都体现了不同历史文化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文化倾向。如我国新石器时期的很多彩陶装饰纹样由具体的动物、植物形象衍生出抽象的几何符号纹饰,这是人类把对自然的再现与模仿转化成抽象化、符号化的表达。几经千年的演变,时至今日,再来审视这些彩陶器具上的纹饰,依然可以体会出其背后所蕴含的那些深刻丰富又不失神秘的文化内涵。

  (3)色彩文化:色彩,也是设计文化性的一种展示。就物理学而言,色彩本身不带有快感性。然而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天然的色彩环境中认识、使用色彩,并开始研究、调和、开发色彩,色彩逐渐被赋予审美、心理、文化等各种意义。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不同的色彩,成为诠释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在设计作品的色彩背后,充满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地域、民族、宗教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设计过程中人们对色彩的运用。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设计者对色彩的认识有所差异。在很多设计领域中,色彩的渲染成为设计语言的一部分,服饰、建筑、产品等设计领域均离不开设计者对色彩的感受与展示。色彩已经成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丰富着设计活动,也使设计对象更加完善。

  2、文化内涵:设计的精神内核

  (1)文化信息的传递:设计作品中往往会将一些文化信息传递出来,种种风土人情、生产力关系、经济状况通过设计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

  (2)文化要素的重组:在设计活动中,文化信息在被传递的同时也在被重组。不同设计领域可以尝试使各种文化要素彼此调和、相互吸收、融会贯通。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很多设计师尝试在设计活动中将文化要素进行重组,以使设计产品能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在文化要素重组的过程中,既能传承民族精髓,又能实现融合世界的丰富多样的设计理念。文化要素的重组,有利于设计产品适应全球化市场在单一的设计领域中,僵化和惰性影响着设计活动自身的发展,融合、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同一领域,甚至是借鉴相关不同领域的文化要素,可以给原来的设计领域带来新鲜的血液,为设计活动的利进行另辟蹊径。

  3、文化引导:设计的责任导向:人们对审美和艺术有着不同程度的追求,设计作品不仅能体现出设计者对社会文化的理解感悟,也

  能对接受者产生文化引导的作用。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对设计作品精神层面的消费也逐渐显现出来。

  (1)精神的消费:设计作品在对消费者文化引导的层面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不断进步,设计与文化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设计作品不仅在生产、生活等物质层面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即实现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们实现自我确达的精神消费品。

  (2)社会的体察: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生理、安全是较低层次的需求,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早期社会,对设计产品的需求多集中在这个层面社交、尊重是较高层次的需求,最终获得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层次的需求越来越明显。针对不同设计产品,人们的需求会有所不同,设计产品往往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接受者,而文化性是设计作品贴近受众内心需求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不同于自然的人性存在,文化使人在自然存在的基础上变为一个社会性存在,一个类的存在”。作为类的存在,人总是存在于一种文化环境中,并努力营造文化氛围、传承文化精髓。设计产品对文化的体察,同时也是对社会的体察。所以,设计产品应该时刻关注着社会的需求,包括低层次与高层次的各种需求。

  (二)案例分析

  1、流水别墅: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它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F·L·赖特设计。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用现代的造型手法,很好的营造的古典静谧的意境。是贝聿铭对于苏州古典园林现代版的诠释。

  3、北京奥运会会徽:会徽为一个小巧篆书“京”字图案,形似一个奔跑冲刺的运动员,又如一个载舞之人欢迎奥运会的召开;既代表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同时又极富中国东方的神韵。

  4、上海世博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

  三人合臂相拥,可抽象为“你、我、他”的广义人类,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5、BattyBlue洗手盆:除去水龙头的BettyBlue,确确实实是一张简单的桌子,但安上水龙头之后,它既是洗涤盆,也是一张桌子。我们不会看到传统的洗面盆及去水口,但若细心留意,以釉钢完成的平面便是洗涤处,用过的水会从桌子的四边流走。更特别之处,我们是不会看到隔器,因其去水渠已经巧妙地藏在支撑脚内,令整个设计更加完美。

  6、木猴:这款木头小猴可以说是将木製玩具发挥到极致的设计品,可以摆出各种不同可爱的姿势,可站可坐、还可倒掛在树上、吊单槓等,随你的想像来摆设。采用柚木与林巴欖仁(Limba),在丹麦由技术高超的木匠手工製作,可爱的造型加上灵活的肢体变化,在丹麦人心中是知名度最高的「宠物」之一,无论我们拿来当摆饰或是纯粹把玩,都可以感受到它的魔力。

  五、艺术设计的实践性

  艺术设计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理论与实践是同时存在的。我们把学术界的看法称为理论或者原理,这些理论是具有实践性的。例如,大一新生就经常会问什么是艺术设计,对他们而言“艺术设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教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会阐述很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设计的概念,这些概念让学生更加迷惑。学生们就会自己找寻方法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获得新知识,这种以解决某个问题为目的的学习也就是实践性学习。

  艺术设计课程具有的实践性首先体现在实践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从第一门课程的开设到最后毕业论文的完成,学生们都在不断地实践着。

  

  

篇八: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

  泰赛尔旅馆hoteltassel以活跃跳动的花叶状图案为基础从旅馆正面开始图案一直延伸到前厅楼梯和柱顶装饰人民之屋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vandevelde18631957肯定机械生产认为优秀的设计要做到产品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严格准确工作秩序明确清楚作为设计的最高原则达到工业与艺术结合新艺术运动在英国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特征是,1.强调手工艺,明确机械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5.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1.约瑟夫.帕克斯顿爵士、博览会馆,此会馆采用了工业化玻璃和材质,采光效果良好而被称作为“水晶宫”。2.菲里普.韦伯、“红屋”1859年,受莫里斯委托,建筑师菲里普.韦伯为斯肯特设计了此栋住宅,实用性和舒适性,应为外墙运用的材质是红砖,他们称之为“红屋"。3.马克穆多、1882年,成立了“世纪行会”,他在莫里斯植物花卉图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职务的诱惑力,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他们的作品成了新艺术的先驱。1884年“世纪行会"发行了第一期《木马》杂志。4.威廉.莫里斯、“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鸟与玫瑰”纺织品图案、花鸟纹纺织品图案、椅子等。插画《乔叟作品集》以及《呼啸平野的故事》。

  5.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银碗,阿什比是莫里斯理想忠实追随者和实践者。它

  在设计中寻求一种有机的整体感和纯粹的抽象形式,线条流畅、造型优雅的银器制品是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代表作。

  新艺术运动

  特征:1.用流动的有音律的波浪起伏的线或轮廓塑造形体的曲线风格,这是新艺

  术运动的最具代表的风格。2.以简洁抽象的直线和方格有规律的结合的直线型风

  格,至善至美的理性与和谐。3.反对维多利亚风格,主张从自然东方艺术中吸收

  营养;反对机械的,主张有机以曲线形式为中心,主张技术与艺术结合。

  新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相似的地方:

  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比如植物、动物

  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

  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

  新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地方:

  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歌德风格,把它作为参考借鉴来

  源。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的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

  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凸出表现曲线、有机

  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现代风格: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中心地:巴黎、南希家具

  建筑室内公共设施装饰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精彩之作——埃菲尔铁塔——

  居斯塔夫·埃菲尔(GuistaveEiffel1832-1923)

  主要设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六人集团代表人物:赫克托·吉马

  德、爱弥尔·盖勒等人赫克托·吉马德(HectorGuimard1867-1945)巴黎

  地铁入口装饰采用了铸铁金属材料线条流畅的花草和贝壳形图案,刻字精致

  爱弥尔·盖勒(EmileGalle1846-1904)南希学派(NancySchool)杰出代表人物

  异乡植物及昆虫为主要题材

  阿尔封斯·穆卡(AlphonseMucha)JOB香烟

  招贴画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主要设计组织有“二十人小组”“自由美学社”代表人物:维克多·霍塔、亨利·凡·德·威尔德维克多·霍塔(VictorHorata1867-1947)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从事建筑和室内设计。善于采用大量的藤蔓相互围绕和扭曲的线条作为装饰。泰赛尔旅馆(HotelTassel)以活跃、跳动的花叶状图案为基础,从旅馆正面开始,图案一直延伸到前厅、楼梯和柱顶装饰”人民之屋“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VandeVelde1863-1957)肯定机械生产认为优秀的设计要做到“产品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严格准确,工作秩序明确清楚”作为设计的最高原则,达到“工业与艺术”结合新艺术运动在英国:代表人物:查尔斯·R·麦金托什“格拉斯哥四人派”的领袖人物善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尤其纵横的直线为基本结构,利用简单的黑白色彩为中心将新艺术运动的曲线语言发展成为更为简化、抽象的直线和方格,具有另一种美感。格拉斯哥艺术学校、高靠背椅。格拉斯风格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分离派”标榜与正统的设计和艺术分离代表人物:约瑟夫·奥尔布里希、朴实的平面局部饰有平叶饰,以其几何形的结构和极少的装饰概括了分离派的基本特征约瑟夫·霍夫曼1903年发起成立维也纳生产同盟(WienerWerksttate)设计探索与麦金托什相似采用纵横直线作装饰的主体骨干,附加一些有机形态,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符号。格拉斯风格新艺术运动在西班牙:艺术大师的热土安东尼·高迪——后现代主义的先驱圣家族教堂始建于1884年,用时42年模拟中世纪哥德式,原设计有12座塔尖,最后只完成4座。乳石式雕塑、彩色玻璃和石块、艳丽的马赛克米拉公寓巴特略公寓细节年轻风格继工艺美术运动之后影响最大的以此设计运动。对它蜿蜒曲折、起伏跌宕的有机曲线成为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艺术形式,而对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艺术形式,而对造型的简化和抽象以及中性色彩的运用为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开辟了道路。它一方面是古典艺术的总结和融合,另一方面也是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尝试。新艺术运动是世纪之交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预示着设计旧时代的即将结束和新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即将来临

  装饰艺术运动:

  特征:1、造型语言:趋于几何,不强调对称,主要造型语言有一几何扇形,放射状线条,闪电形、金字塔形等。2.色彩运用:多用与典雅相背的色彩,如金属色、纯度高的颜色,增强视觉冲击。装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代表作品:1.勒内.拉里克黄鹂灯诺克菲尔中心的立面浮雕。2.1932年帝国大厦谢维、蓝博、哈密设计,其外观与埃及的金字塔形似整齐和重叠的造型保留了当时流行的几何形式,帝国大厦在当时令人震憾的高度,体现夸张的装饰艺术风格。3.诺克菲尔大厦的立面采用具有浓厚趣味的浮雕图形、人物形象是典雅的装饰艺术风格。4.克莱斯勒大厦建于1930年,由建筑师威廉.凡.艾伦设计,这是装饰艺术建筑风格的典型例子。5.1927年,卡桑德尔创作了《北方之星》招贴画。开始确立了他设计大师的地位。《诺曼底号》6.赫伯特.马特是瑞士著名设计师,他擅长把摄影蒙太奇技法和黑白照片、手绘图形、字体设计进行组合具有非凡的创造才能。代表作《通向瑞士》。

  现代设计:

  特征: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特征在于艺术与工业的、手工的三者结合,强调时效性、合理性,趋于时尚路线。设计师与制造商的相互配合,并通过教育广泛宣传和学习,努力把各个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现代主义强调了走非官方路线,符合和贴切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去。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反对任何装饰带来的束缚,主张标准和批量化的生产。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怀特.D.蒂古柯达BantamSpecial相机波音707内舱柯达No.1AGift相机"Bluebird"收音机亨利.德雷福斯《人体尺寸图》雷蒙德.罗维美国第一代设计师为Gestrtner公司重新设计计算机真空吸尘器可口可乐“灰狗”公共汽车包装设计等亨利.伯特“钻石”椅伊诺.沙里宁“郁金香”椅

  后现代主义设计

  特征:后现代主义运动是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的美术思潮的总称,这次运动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它强调主观的感情到转向客观的世界。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的形态学者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这次运动他对个性和风格的忽视,强调客观存在的东西,对工业,机械化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结合的一个过程的传变。它主张艺术的贫民化,广泛运用与大众传播媒介,后现代主义虽然有现代主义背道而驰到一面,但本质上是现代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还是西方现代社会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写照。它从建筑的领域拓展至美术部分的各个方面。代表人物代表作品1.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罗伯特.文丘里是美国建筑学家,理论家,他最早提出:反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他的作品《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堪称一本反对国际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思想的宣言。2.查尔斯.詹克斯,美国建筑设计师和理论家:《后现代主义》《今日建筑》《后现代建筑语言》等。贡献:为确定建筑设计的后现代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后现代概念之学的传授。3.查尔斯.摩尔,后现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他为美国的背叛,也体现了设计师超长的想象力,另一个展示中心则把建筑物的前面设计成倾斜状,好像是在建筑建好后被巨人的力量所抬起来了一样。与平衡,稳定的现代建筑形成相反的视角效果。

  包豪斯;

  建立过程: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任

  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HANNSMEYER)继任。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L·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

  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1.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2.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3.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4.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

  5.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6.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对中国的影响1984年,学者翻译单行本《包豪斯》书籍以介绍包豪斯教育思想;1987年包豪斯专题展览在北京举行,特约阮云华撰写“包豪斯的思考”一文;1990-2007年,中国各大城市中涌现出以包豪斯的风格的建筑物;2007年上海市语文高考阅读题第一段即为介绍包豪斯的文章影响: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艺术院校,在当时它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见搭建桥梁的历程。无论是在建筑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包豪斯都占有主导地位。历史贡献(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2)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造成的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3)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以上几个要点,已经将教学的中心从比较个人的艺术型教育体系转移到理工型体系的方向上来了

  (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5)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6)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1920年包豪斯重要教员、色彩专家约翰尼·伊顿创立“基础课”,在此以前是没有所谓基础课之说。同时创造了结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推荐访问: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 特征 艺术 设计